蜀道难的作者是谁?李白原作竟藏于敦煌遗书

千年谜题揭晓:蜀道难的作者是诗仙李白

每当提起”蜀道难”,相信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那些气势磅礴的诗句。但无论兄弟们可曾认真思索过:蜀道难的作者是谁?这个难题看似简单,却牵动着千年来无数文人的心。答案毫无疑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,但关于这首诗的原始版本,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。

1900年,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。在那数万件珍贵文献中,编号P.2567的唐代写本格外引人注目,由于上面赫然记录着李白《蜀道难》的最早版本。这件文物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,被学界誉为”敦煌诗卷精品之最”。

敦煌写本与课本版的惊人差异

对比敦煌本和现代课本中的《蜀道难》,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差异。这些差异不仅关乎文字表达,更牵涉到诗歌意境的微妙变化。比如敦煌本中的”乃不与秦塞通人烟”,现代版却少了”乃”字;”接着天梯石栈方钩连”变成了”天梯石栈相勾连”。

最令人惊讶的是那句脍炙人口的”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”,在敦煌本中竟是”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”!这些差异不禁让人思索: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?是传抄经过中的失误,还是后人有意为之的修改?

李白原作怎样穿越千年保存至今

这件珍贵的敦煌写本能够保存至今,堪称奇迹。清代学者罗振玉曾亲眼见过原作,他通过避讳字的考证,确认这是唐代中叶的写本,与李白生活的年代高度吻合。由此可见我们看到的敦煌本《蜀道难》,很可能最接近李白当年创作的原貌。

除了《蜀道难》,敦煌还出土了李白《将进酒》的早期版本,同样与现代通行本存在诸多差异。这些发现不仅印证了”蜀道难的作者是李白”这一事实,更让我们得以窥见唐诗在千年流传经过中的演变轨迹。

书法艺术与文学价格的双重瑰宝

这件文物之因此珍贵,不仅在于它记录了李白的原作,更在于它本身的艺术价格。写本书法用笔细腻精到,法度严谨,堪称唐代小楷的典范。点画刚健爽逸,结字欹正交杂,既端庄又带几分险绝,完美展现了唐代书法的艺术高度。

作为蜀道难的作者,李白的诗才与敦煌写本的书法艺术相得益彰,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当我们诵读”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时,不妨想象一下:千年前的诗人,是怎样在蜀道的艰险中迸发出这样的灵感?

你更喜欢哪个版本的《蜀道难》?

面对敦煌本与现代本的差异,无论兄弟们更钟意哪个版本呢?是喜欢”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”的雄浑壮阔,还是偏爱”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”的神话色彩?无论哪种选择,都无法改变”蜀道难的作者是李白”这一事实,但版本间的差异却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解读的可能。

敦煌遗书的发现,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这位辉煌的诗人。下次当无论兄弟们再读《蜀道难》时,或许会多一份思索:千年流传中,李白的原作经历了怎样的变迁?而这,正是文学研究最迷人的地方。

赞 (0)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