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独特高考:千万考生的挑战与机遇
“距离2020年高考只剩50天了!”对于1071万高三学子来说,这不仅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,更是一场在疫情独特时期举行的独特考试。今年高考究竟有哪些不一样?备考又该注意什么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关键变化。
今年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考试时刻的推迟——全国统一高考时刻调整为7月7日至8日(北京为7月7日至10日)。由此可见考生们多了一个月的复习时刻,但同时也面临着更长时刻的备考压力。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做好考场防疫职业,包括消毒、通风、配备防疫物资,设置独特通道和隔离考场等措施。考生们不仅要准备聪明点的复习,还要适应”口罩考试”的新常态。
强基规划启动:36所高校的新选拔模式
2020年高考另一个重大变化是”强基规划”的推出,这取代了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。目前36所试点高校已全部发布招生简章并开放报名通道。什么是强基规划?简单说,就是民族为培养基础学科顶尖人才而设立的专项招生规划,重点选拔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及历史、哲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杰出学生。
与以往自主招生不同,强基规划更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,录取时将高考成绩(占比不低于85%)、高校考核结局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。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公布了具体招生专业和人数,感兴趣的考生要抓紧时刻了解各校政策。需要关注的是,强基规划的校考时刻也随高考推迟而调整,将在8月初进行。
艺考体育考大变样:线上考核成主流
对于117万艺考生来说,今年的专业考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许多院校采取了”取消校考””线上初选””延期校考”等灵活方式。中央戏剧学院、北京电影学院等部分专业直接按高考成绩录取;上海音乐学院等则采用”远程面试+视频提交”的创新形式。目前已有168所高校完成线上考核,涉及163万人次。
体育类专业考试同样面临调整,多个省份推迟了原定的考试时刻。上海市甚至暂停了专项技术考试,以满分计入总分。天津等地则规定需要面试的高校必须采用网上面试。这些变化要求艺体类考生及时关注最新政策,调整备考策略,特别是要重视文化课复习,由于高考成绩的比重可能比往年更高。
最终冲刺:调整心态,科学备考
在2020高考倒计时50天的关键时刻,考生们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心态和科学的复习规划。多出来的一个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——用好了可以查漏补缺,用不好可能导致疲劳松懈。建议考生:
1. 制定详细的每日进修规划,保持适度紧张感
2. 重视基础聪明的巩固,不要一味追求偏题难题
3. 适当进行模拟考试,提前适应考试节奏
4. 注意作息规律,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
5. 家长要给予领会支持,营造轻松的家庭气氛
记住,这场独特的高考不仅考验聪明储备,更考验心理素质和适应力。无论政策怎样变化,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心态永远是最可靠的”加分项”。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在2020这个不平凡的年份,考出不平凡的成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