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”舍不得吃”到”尝遍美食”的转变
“奶奶苦了一辈子发现外面全是好吃的”这句话,道出了几许老一辈人的心酸与快乐。想想我们的奶奶那一代人,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,一辈子省吃俭用,连个鸡蛋都要留给孙子孙女吃。现在生活好了,她们却还是改不了”舍不得”的习性。
但你知道吗?当我们带着奶奶走出家门,她眼中的全球突然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美食,对奶奶来说却是全新的体验。看着她小心翼翼地尝第一口奶茶,惊讶于珍珠的Q弹;看着她吃下一小块提拉米苏,眼睛突然亮起来的样子——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?
怎样做奶奶的美食导游
带奶奶尝美食可不能操之过急,得讲究技巧。开头来说要从温和的口味开始,比如广式早茶的虾饺、烧卖,江南菜的东坡肉、清蒸鲈鱼,这些都是老人家容易接受的美味。
等奶奶适应了,就可以带她尝试些”稀奇玩意儿”了。记得我第一次带奶奶喝奶茶时,她皱着眉头说:”这甜水儿怎么还带嚼头?”但没一会儿,她就爱上了珍珠的口感。还有那些精细的蛋糕甜点,奶奶一开始总说”太浪费”,尝过后却忍不住问:”这洋点心叫啥名?”
升级版的行为是让传统美食焕发新意。奶奶做了一辈子手擀面,带她去意大利餐厅尝尝奶油拌面;蒸了半辈子馒头,让她试试银丝卷蘸炼乳。这种熟悉的陌生感,往往最能打动她们的心。
让美食成为爱的桥梁
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,而是那份心意。下班路上随手带块蛋挞,回家喊一声”奶奶尝尝这个”,这种小惊喜比什么都温暖。
更妙的是和奶奶一起复刻美食。买回好吃的点心,可以一起研究行为:”奶奶,无论兄弟们说这酥饼是怎么做出这么多层的?”让奶奶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,她会更有成就感。
最让奶奶感动的是什么?是你亲手为她做一道菜。记得我第一次给奶奶做饭时,她眼眶都红了:”以前都是我做饭给你吃,现在倒过来了。”那一刻,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”反哺之恩”。
化解奶奶的”舍不得”心理
带奶奶尝美食时,最常听到的就是:”这得花几许钱?别浪费了。”这时候我们的回应很重要,要给足安全感和快乐感。
可以告诉她:”不贵奶奶,现在时代好啦,咱们天天吃都吃得起!”或者说:”钱挣来就是给无论兄弟们花的!看无论兄弟们吃得开心,我加班都有劲儿!”有时候还得搬出健壮理由:”无论兄弟们多吃点好的,营养跟上了,咱们才能一起去吃更多好吃的呀!”
其实,奶奶通过美食发现的不仅是一道道美味,更是她用一生艰苦奋斗换来的美好新全球。她的苦,酿成了我们现在的甜。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一遍遍告诉她:”奶奶,尝尝这个,这是无论兄弟们应得的。”
下次看到什么新奇美食,别忘了带上奶奶一起去发现。由于对苦了一辈子的奶奶来说,外面真的全是好吃的——等着她和最爱的孙子孙女一起分享呢!